台风来袭!13日下午至晚上降临沿海地区,多个城市发布停课消息!
月13日,巨型台风“圆规”来袭,影响我国广东、福建、海南等沿海地区,多个城市发布停课通知,停课与台风预警等级相关,同时台风带来交通停运、降温等影响,需做好安全防范。台风“圆规”基本情况 10月13号,台风“圆规”直达海南沿海地区,我国广东、福建、海南诸多沿海地区受到影响。
今年第1号台风“蝴蝶”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,多地将受台风和暴雨影响,出现停课、停业、停运情况,相关部门已发布预警并采取防范措施。台风“蝴蝶”情况今年第1号台风“蝴蝶”于12日晚上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。
琼海市10月12日取消晚修,10月13日停课1天,复课时间等待通知。文昌市预计10月13日下午到夜间有强风、强降水,全市各级各类学校10月13日停课一天,要求各学校和幼儿园加强安全教育,做好师生防台风知识教育。
桦加沙是什么预警
“桦加沙”引发了多种预警,包括海南省的台风三级预警、广东珠海的台风红色预警,香港和澳门发出的更高级别热带气旋警告信号“十号风球”。2025年10月1日5时43分,海南省气象局将台风四级预警提升为三级,提示超强台风“桦加沙”趋向我国沿海,需加强防范。
总之,台风“桦加沙”已对中山造成严重风雨影响,目前虽登陆减弱,但仍需警惕后续降雨及次生灾害。
“桦加沙”是菲律宾提供的台风名称,在菲律宾语中意为“快速移动”。 名称来源: “桦加沙”属于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制定的台风命名表,由菲律宾提交。该名称用于替代2019年因造成严重灾害而被除名的台风“海贝思”。
“桦加沙”这一台风名称意为“快速移动”,是菲律宾提供的台风名称,于2025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季首次投入使用。其命名背景与台风名称的替代机制密切相关,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:名称来源与替代背景“桦加沙”是菲律宾提交的新台风名称,用于替代此前被除名的“海贝思”。
台风基本情况“桦加沙”是2025年第18号台风,为年度风王,中心更大风力17级(62米/秒),云系范围超1300公里。9月21日加强为超强台风级,24日以强台风级从深圳南部150公里近海掠过,趋向江门至湛江沿海。
科学上,名称需简洁易记,且能反映台风特征;实用上,循环列表避免了名称重复,同时通过除名机制确保名称的敏感性。例如,“桦加沙”的快速移动特征与其名称直接关联,便于公众在预警信息中快速理解台风的动态。这一体系为全球台风命名提供了范例,彰显了区域合作在自然灾害管理中的重要性。
桦加沙登陆时的级别
今年第18号台风“桦加沙”登陆时中心附近更大风力为13级(台风级)。根据气象学标准,台风强度通常以中心附近更大风力划分等级。
“桦加沙”有两次登陆,首次登陆广东阳江时为台风级,二次登陆广西北海时为热带风暴级。首次登陆发生在9月24日17时前后,地点是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沿海。登陆时中心附近更大风力13级(40米/秒),属于台风级,中心更低气压955百帕。二次登陆是在9月25日6时30分前后,于广西北海市沿海再次登陆。
“桦加沙”在不同阶段强度不同,巅峰时为超强台风级,登陆广东时为台风级或强台风级,二次登陆广西时减弱为热带风暴级。“桦加沙”的强度变化情况具体如下:在巅峰强度时,“桦加沙”达到超强台风级,中心附近更大风力达17级以上,风速为62米/秒,中心更低气压910百帕。
“桦加沙”不同阶段强度等级不同,巅峰为17级以上超强台风级,登陆时为13 - 15级台风级或强台风级,二次登陆减弱为8级热带风暴级。“桦加沙”在其发展过程中,强度呈现动态变化。
登陆时,其中心附近更大风力13级(40米/秒,台风级),中心更低气压955百帕。在登陆前,“桦加沙”最强达超强台风级(16级,55米/秒),是2025年以来西北太平洋的“风王”之一。登陆后,“桦加沙”以每小时20公里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,强度逐渐减弱。